我們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醫師團,甲狀腺癌≠懶癌,如何正確防范與治療,問吧!
過去30年間,我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升高近3倍。長期以來,甲狀腺癌被視作一種對人類相對“友好”的癌癥。由于大部分甲狀腺癌惡性程度不高、發展緩慢以及早期篩查手段的普及,大量的甲狀腺癌患者于疾病早期即被診斷并接受治療,從而獲得了良好的預后,甲狀腺癌逐漸被冠以“懶癌”的稱呼。然而對甲狀腺癌的輕視,卻也有可能導致貽誤規范化診治的時機。更遑論甲狀腺腫瘤也有不同病理分類,例如甲狀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便是惡性程度最高且預后極差的一個病理分類,6個月致死率可達68.4%。
被稱為“懶癌”的甲狀腺癌,真的不用重視嗎?如何做到個體化治療從而改善療效?機器人手術等微創手術正給甲狀腺腫瘤手術帶來哪些新局面?晚期甲狀腺癌究竟該如何治療,讓“不可治”變為“可治”?在晚期、疑難甲狀腺癌領域,目前有哪些前沿治療研究成果?
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澎湃問吧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宇、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玉龍、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向俊、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魏文俊、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王蘊珺做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在甲狀腺外科規范化診療方面長期走在前沿,曾推出甲狀腺腫瘤個體化治療體系、機器人手術等微創治療、晚期甲狀腺癌“一站式”多學科聯合門診等創新嘗試。關于甲狀腺癌的防范與治療,歡迎向我們提問!
被稱為“懶癌”的甲狀腺癌,真的不用重視嗎?如何做到個體化治療從而改善療效?機器人手術等微創手術正給甲狀腺腫瘤手術帶來哪些新局面?晚期甲狀腺癌究竟該如何治療,讓“不可治”變為“可治”?在晚期、疑難甲狀腺癌領域,目前有哪些前沿治療研究成果?
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澎湃問吧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宇、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玉龍、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向俊、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魏文俊、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王蘊珺做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在甲狀腺外科規范化診療方面長期走在前沿,曾推出甲狀腺腫瘤個體化治療體系、機器人手術等微創治療、晚期甲狀腺癌“一站式”多學科聯合門診等創新嘗試。關于甲狀腺癌的防范與治療,歡迎向我們提問!



67個回復
共84個提問,
熱門
最新
王蘊珺 2022-05-25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王蘊珺 2022-05-25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